分类:

文章资讯

  • 关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规定的定罪量刑幅度是多少

    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11-25

  • 单位行贿罪刑事立案标准是怎么样规定

    (一)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3.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

    2022-11-25

  • 犯了非法采矿该怎么量刑处罚 非法采矿从犯怎么定罪

    非法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11-25

  • 关于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案件的司法解释具体有哪些重要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的定罪量刑适用标准,参照本解释关于行贿罪的规定执行。根据该解释,具有下列

    2022-11-25

  • 对暴动越狱犯罪的处罚措施 越狱犯法不

    暴动越狱或者聚众持械劫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1-25

  • 有关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犯罪解释规定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6.19法释[2000]14号)第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具有下列

    2022-11-25

  • 故意延误投递邮件涉嫌犯罪一般会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犯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11-25

  • 有关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件司法解释规定包括什么重要内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2022-11-25

  • 到底该怎么定义爆炸罪 爆炸罪的认定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2-11-25

  • 有关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相关司法解释重要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

    2022-11-25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行为涉嫌成立犯罪的可能判刑多久

    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1-25

  • 检察院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是多少 什么是故意伤害罪量刑标准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

    2022-11-25

  • 法律过失损坏电力设备量刑幅度是什么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依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据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11-25

  • 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11-25

  • 构成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犯罪通常如何量刑处罚

    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前款所列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疫的检疫物不检疫,或者延误检疫出证、错误出证

    2022-11-25

  • 高利转贷涉嫌成立犯罪一般怎样追究法律责任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

    2022-11-25

  •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断定是什么 刑法对诽谤罪的认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1.本罪与治安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为的界限(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

    2022-11-25

  • 刑事中盗窃案件是什么立案(刑事中盗窃案件是什么立案类型)

    1、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一条规定,一般情况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

    2022-11-25

  • 法律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犯罪的刑事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九十二条[雇用逃离部队军人案(刑法第三百七十三条)]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

    2022-11-25

  • 最高检拐骗儿童案件的司法解释主要规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15.以出卖为目的强抢儿童,或者捡拾儿童后予以出卖,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论处。以抚养为目

    2022-11-25

  • 我国法律中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法定刑事责任是什么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

    2022-11-25

  • 最高检非法持有毒品案件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主要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6.6法释[2000〕13号)第一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下列毒品,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

    2022-11-25

  • 到底应该要怎么判定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本罪以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和情节严重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如果行为人不知道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或者明知雇用的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但不属于情节严重的,都不构成犯罪。(二)区分

    2022-11-25

  • 刑法暴力取证犯罪到底需要怎么认定(暴力取证罪是刑法多少条)

    本罪与刑讯逼供罪的界限(1)目的不同。暴力取证罪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逼取证人证言,刑讯逼供罪行为人是为了逼取口供。(2)犯罪对象不同。暴力取证罪的对象限于刑事案件的证人,刑讯逼供罪的对象则是犯罪嫌疑人和

    2022-11-25

  • 报复陷害罪有哪些追诉标准 报复陷害罪有哪些追诉标准呢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报复陷害,情节严重,导致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2、致使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其他合

    2022-11-25

  • 宁夏罚金及罚款差别有何(宁夏违停扣分吗)

    罚款和罚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同:1、性质不同:罚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罚金作为一种财产刑,以剥夺犯罪人或犯罪单位的金钱为内容,是人民法院剥夺犯罪人或犯

    2022-11-25

  • 关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相关解释主要规定都有哪些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九十二条[雇用逃离部队军人案(刑法第三百七十三条)]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

    2022-11-25

  • 关于打击报复证人罪有什么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对在诉讼过程中已经依法提供证明的证人实施打击报复或通过加害证人亲友的方式打击报复证人,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其他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应当予以立案。

    2022-11-25

  • 丢失枪支不报罪司法解释会怎样规定 丢失枪支不报罪司法解释会怎样规定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通字[2008]36号)第六条[丢失枪支不报案(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

    2022-11-25

  • 最高院故意杀人犯罪的司法解释规定有哪些主要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9.10.27法[1999]217号)(一)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

    2022-11-25

  • 返回顶部小火箭